2006-07-04‧臺中聖脈中心‧大卿導師主講
學習永遠尊重和欣賞
佛教一般而言,給人的印象是刻板的,好像佛教就是引磬木魚。在傳統的戲劇裡講到佛教,大半是情場失意出家、官場失意也出家,好像是失意人去的地方,不然就是老年人去的地方,要不然就是送終時,請出家人來唸經超渡,好像佛教就是不講感情的,好像佛教就是要出家,不能有男女之情的,好像感情就是修行的障礙。
感情真的是修行的障礙嗎?
真正的情不是修行的障礙!障礙的是不真的情、不純真的情,當然這是有一點點難度,就我們的習慣來講,是有一點難度。通常我們有感情,就會嫉妒、就會佔有,但這並不是真正的感情。傳統佛教所講的「感情是障礙」,就是指這種不純真的感情。
感情是很自然的,本來就是很自然的,就像我們對美麗的風景的一種喜好一樣,它是那麼的自然,我們喜歡美麗的事物也是很自然的。你為了美麗的事物去爭、去搶,那就不一定是自然的了。喜歡美麗的事物是自然的,當美麗的事物變成一種商品的時候,它就不是自然的。當它是一種商品之後,就一定不是原來那個美麗的東西了。
傳統佛教有一句話叫「情生智隔」:感情生出來了,智慧就隔了一大層。「情生智隔」的意思就是感情會障礙智慧的產生。這當然是對有情而不純真的的一種警告,說你的感情不夠純真,真的就會障礙智慧的發展。在這裡我們要介紹的另外一個字,比較正面的字眼,它非常重要,而且也是非常美麗的字,叫做「業盡情空」。對文字有敏感的人,看到這四個字會覺得很美!「業盡情空」,什麼叫業盡,盡就是完全的意思,你的業已經完成了,完成什麼?業已經完全脫落了。
業是什麼?身業、語業、意業,身口意三業乾乾淨淨了,乾乾淨淨什麼?乾乾淨淨脫落了!盡:完全脫落、完全乾淨,然後呢!情空,什麼是情空?空不是沒有,空是自然,完全沒有造作叫做空,感情就真情流露,好像我們以前講明白了本心,真情流露,叫明心見性!
明心:你的心澄明了、清澄明白了,然後呢,就真情流露,叫做明心見性。性就是真情,真性情,真情流露叫見性,情空也是這個意思,情空也是明心見性的見性。所以感情就是在鍛鍊我們染著的脫落,在學習不造作,學習交出去,學習不要想控制和改變對方,學習永遠的尊重和欣賞。為什麼要談感情?學習永遠的尊重和欣賞!這個原則一定要堅持,你沒有把握就不要進一步,你感覺對方沒有把握,你也不要讓他進一步,說這樣子就永遠沒有交集了啊?這就是本事!
要有本事,對這個底線要有一些堅持,永遠的欣賞和尊重,這樣的感情才不會出岔、才不會有問題,才會有保險。你說我喜歡冒險,那又另外一回事。真正的情是不造作的、是自然的,不是要來的。
真正的情是因為我們有心,我們明白我們的心,我們知道什麼是心,有心的人就有情,有情的人就有義,有情就會欣賞,就很自然懂得欣賞,懂得欣賞就很自然有很深的美感。美感來自於多情、來自於深情。有深情就有美感,所以你不要怕自己長得不好看,你要怕對方沒有深情,對方只要有深情,一定覺得你很美,這是一定的!
同樣的道理,我們要怕的是自己缺少這種深情,人的自然感情狀態是看一個喜歡一個,多看幾眼就會愛上他。學佛、修行就是找到這個最自然的狀態,然後走在感情的路上不會有造作,很自在,不怕沒人愛,不會害怕沒有人愛,因為你會很有信心。
【問答開示】
學生問:請問喜歡跟愛是一樣的東西嗎?
導師答:看一眼就喜歡,多看幾眼就愛上了。
學生問:喜歡可以喜歡很多個,愛也可以愛很多個嗎?
導師答:愛可以愛很多個?對啊!但如果是男女的話,他就會變成一個,很容易變成愛一個,至少那個瞬間只能一個,你不可能同時想念兩個人的。
學生問:所以只要單純的想念一個人,那就是一種很認真的愛嗎?
導師答:不知道!你剛是講很單純,如果真的是很單純的話,完全沒有抓取。有一對情人的對話,男問女說:「你到底要什麼?」女回答說:「你!」男問女:「怎麼給?」女回答說:「你已經給了!」做得到這樣的對話嗎?是這樣的話,就是很純情的愛。
學生問:可是如果我是第三者呢?
導師答:一樣啊!只要剛剛的對話能套在你身上,都是純情的愛。
學生問:好!謝謝導師!
導師答:一個有辦法講出這樣的話的人,他就是做到了。這個很簡單的對話,可以套在一切真情上,真情就是最後那一句話:「你已經給了!」這是很漂亮的一句話。
學生問:如果說我們想到他,可是還是有苦苦的感覺,那是不是還不夠完全的純淨?
導師答:對!
學生問:即便是說想要見到他,但是他不用看到我,那個是不是還不夠完全的成就圓滿呢?
導師答:想要看到他?然後沒有要做什麼?
學生問:沒有要做什麼!就只要瞄到他就好了。
導師答:那要看他要用多大的力氣喔?
學生問:如果用很大的力氣,那就是要得太多的意思。
導師答:有可能吧!那個應該會有點苦啊!
真正的情愛不會障礙解脫
學生問:傳統宗教對情愛的看法,其實是非常排斥的,也不是說排斥,他們覺得那是貪愛啦!貪瞋痴裡的貪愛,他們給我們剛開始學佛的訊息就是,好像學佛就要恩斷情絕,我當初學佛,傳統佛教給我這樣的觀念,我相信在傳統宗教裡面,還是有很多人有這樣的觀念。如果我們碰到這樣的人,要怎麼去善導他來看這個情愛?
導師答:看什麼情愛?
學生問:有宗教的情愛,要怎麼去善導他走出來?
導師答:我想我們不需要去講傳統宗教的是非,就直接講說什麼是真正的情、什麼是真正的愛,這樣就可以了,重點是說這樣的情愛沒有障礙解脫。
學生問:真正的情愛沒有障礙解脫,對他們來講,我覺得接受度不是很高。
導師答:他們是誰?
學生問:像他們持戒講到:只要有愛就是貪,只要有情就是犯戒。
導師答:如果說無情,那還要什麼慈悲呢?如果無情,怎麼會有慈悲呢?慈悲又是什麼呢?
榮耀就是對生命的理想很認真、很堅持
學生問:做父母的要以孩子為榮,孩子要榮耀父母,我想請問親教師什麼是真正的榮耀?
導師答:真正的榮耀就是當一個人很認真在追求他的理想,有這樣的一個人,你是不是會以他為榮?這就是榮耀!當你提到他時,你會覺得與有榮焉,很光榮,這就是榮耀。在中文裡面很少講榮耀,但在西方語言裡,經常用這樣的字,甚至在結婚的時候都要用的字。Honor就是以什麼為榮。Honor your husband、honor your wife、honor your parents,榮耀你的父母、榮耀你的配偶,這是很平常的字。在佛經裡,也是很平常,只是它當時沒有那個字,沒有翻譯出來。其實在巴利文,這是很平常的字,榮耀你的親教師是很平常的字,不是現在才發明的,是佛經本來就有的字,現在佛經裡沒有看到,那是一個翻譯的問題。
學生問:如果我想要榮耀我的父母親,就是我很認真地做事,是這樣子嗎?
導師答:對!
學生問:他們對我的要求,如果我認真做事,並不是他們想要的,他們並不覺得這是你給我的榮耀。
導師答:他不會講那是榮耀,他知道那是他的欲望,滿足他的欲望不等於是榮耀。
學生問:親教師這樣講是說,如果我們做每件事都很認真,這個人想到我們,提起我們這個人會讓他覺得很光榮,那個就是做對了,是這樣子嗎?
導師答:對不對不知道啦!好像今天你哥哥得到諾貝爾獎,在一般社會上來講就是這個樣子。
學生問:這就是世間的榮耀?
導師答:對,世間的榮耀是功成名就、光宗耀祖嘛!
學生問:那出世間的榮耀是什麼?
導師答:就是剛講的:他做事、對生命的理想,一直很認真、很堅持。
學生問:所以老師之前有提到說,我們要世間盡在裡面、世間沒有別人,那現在變成我們要榮耀一個對象,這樣跟世間沒有別人會不會有衝突?
導師答:榮耀,它還是一樣世間沒有別人!
學生問:但是它是有對象的?
導師答:以他為榮就是我覺得很光榮,因為他就是我,他做就是我做!
學生問:所以沒有這樣的分別,看到這個人就好像看到自己一樣。
導師答:對啊!由衷啊!但是如果說你的哥哥他是一個作奸犯科的人,你會覺得很可恥!
學生問:那我要以什麼為榮呢?
導師答:沒有了啊!作奸犯科你還以什麼為榮?他都害很多人,你怎麼會有光榮,你提到他都不敢提。
學生問:但是親教師之前有提到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他最感動的部分,不管這個人是不是一個作奸犯科的人,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作奸犯科的人,他不是也有一個最感動的生命嗎?
導師答:對啦!這個是沒有問題,現在只是說你很難以他為榮!他也沒有榮耀妹妹!不是說他沒有優點,但是他是沒有榮耀的,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榮耀的,要榮耀別人要很努力,要很認真的。
學生問:延續剛剛的話題,基本上我覺得榮耀是人美好的性格,讓人想到會非常的開心、非
常的讚美,不曉得能不能這樣子講,榮耀是好的人格特質,而不是世間的肯定成就。
常的讚美,不曉得能不能這樣子講,榮耀是好的人格特質,而不是世間的肯定成就。
導師答:在世間法也講榮耀,你今天有個叔叔得諾貝爾獎,你一定很榮耀的,但那是世間的榮耀,不是我們強調的,我們強調的榮耀是說這個人很認真在走著他的理想,我們會覺得很尊敬他。值得我們尊敬,就是一種榮耀。
學生問:基本上,得到諾貝爾獎是一種榮耀,其實對他來講,他付出很多的努力,他是個很
認真的人,他對世間有某種的貢獻,也是肯定他這種美好的德性。
認真的人,他對世間有某種的貢獻,也是肯定他這種美好的德性。
導師答:他得到的是世間的榮耀,其實他的個性遇到困難挫折,能夠再接再勵,因為他拿到諾貝爾獎整個過程,也是很認真的,我們是欣賞他的過程。
定課的功德讓心越來越安定、越來越清淨
學生問:學員會覺得做定課比較沒有動力,同修覺得「法」很好,聞思也覺得很受益,有苦
的時候也覺得很好用,但是平常要做定課,就缺乏持續力,好像動力就不足了,往
往如果沒有很痛苦的境界考驗,定課就可能不做了。
的時候也覺得很好用,但是平常要做定課,就缺乏持續力,好像動力就不足了,往
往如果沒有很痛苦的境界考驗,定課就可能不做了。
導師答:做定課是因為感覺到自己不夠定,才會想要做定課,然後做了定課以後又會發覺自己不夠定,雖然已經定了,但是還是不夠定,定課會越做越定,你會感覺到定課的功德,定課的功德就是讓你的心越來越安定、越來越清淨。定課有經行、禮佛、打坐,甚至包括寫日記,所有的定課都叫做經行。
狹義的經行是指走路、觀呼吸,廣義的經行是指身行、口行、意行進入一種節奏、韻律裡面。經就是一種節奏和韻律,行包括身行、口行、意行,包括行為、說話、思考,外在或內在的行為,都叫做行。經行就是所有的身口意、起心動念、說話,都進入一種節奏和韻律,又配合呼吸。
當我們的身心進入一種節奏和韻律,還有呼吸裡面時,我們的身心會產生一種很安定、很清淨的效應,叫做定課。你做了定課,你會喜歡上定課,如果不喜歡定課,表示你還不會做定課,你還不會啦!所以不是你不要,是因為你還不會,你不可能不喜歡定課,是不會定課。所以通常沒有動力做定課,是因為不會做定課,不是不喜歡做定課。
真正的情很勇敢、很深,是一種向上鼓舞的力量
學生問:為什麼我們人在世間對「情」常常會看不開,這個情包括夫妻之間的感情,乃至於父母親、兄弟姊妹,甚至我們好朋友之間的感情,常常會覺得很深刻,但又有放不下的感覺呢?
導師答:有自己很多脆弱的投射,情是很勇敢的東西,脆弱的不是真正的情,情是很勇敢的、很深的哦!
學生問:什麼叫做很勇敢的情?
導師答:很勇敢、很篤定,他知道什麼是對彼此都好。會讓人傷感的,通常是對彼此都不好,你今天會講說那個情會讓你痛的,通常那都是很消極的情。情是很積極的、很正向的東西,情是一種向上鼓舞的力量。
學生問:那這種情如果只是我自己一個人非常努力的在做,但是對方卻不接受的話呢?
導師答:你很努力在做就夠了!
學生問:無所求是嗎?
導師答:對啊!真正的情是無所求的!
學生問:但是這樣心裡會很難過,會覺得說,我這樣努力,為什麼他不接受呢?
導師答:不接受是他不要啊!他不要你那一種情!你不能給人家他所不要的東西!
學生問:所以就是給他要的東西就好了嗎?
導師答:對啊!昨天不是有一個太太就講說,她先生都在看世界足球賽,然後她下班回來全身臭兮兮,就想要抱一下,可能她會嫌自己身體味道不好,她就說:「你等我一下哦!我現在去洗澡!」她先生說:「妳頭殼壞去了哦!(台語)」。這就是說妳要給的,不是人家要的,那當然會有點尷尬!是不是?所以真正的情,要入對方的心,入才能出,入對方的心才能出對方的心啦!所以愛是建立在了解上,不是不了解!情也是一樣,要有相當的了解,就是說你可以有很深的情,但是這情裡面要有智慧,要知道對方的需求,我們不能給別人不需要的東西。事實上,情是很簡單的,沒有那麼複雜。但是當一個人說我很單純,我真的只想要給他一個擁抱,你很單純,但是你卻沒有看到對方不單純!只顧自己想要給的,卻沒考慮到對方的需要,那也是不單純。
聖脈的唸佛是用整個身體唸佛
學生問:我雖然沒有去聖脈上過課,但是我常聽同修回來會說觀呼吸,老師常常提到要觀呼吸,觀呼吸和數息或者唸佛的方式是一樣的嗎?
導師答:和唸佛不太一樣,唸佛也可以觀呼吸!要有觀呼吸的唸佛才算有一樣的東西。
學生問:什麼叫有觀呼吸的唸佛?
導師答:有觀呼吸的唸佛,譬如說你吸氣唸阿彌,呼氣唸陀佛,這樣就有觀呼吸,有在配合呼吸的韻律,而不是只是阿彌陀佛,還有你如果唸阿彌陀佛是用整個身體在唸,那個就跟聖脈有點關係。聖脈教的方法是用整個身體唸佛的,不是用嘴巴唸佛,是從頭頂到腳底唸佛,那就是聖脈的唸佛。
用心聽話和說話
學生問:剛剛提到說要在家裡做定課,就是經行、禮佛、打坐,因為家裡的空間很小,我只要做我想做的事情時,家裡同修就會說:「三天換一個出頭(台語)!」我不知道怎麼去表達我想做定課,又不會影響到他,如果比較早起,可是他看到我,就會覺得很奇怪,尤其是那一句話「三天換一個出頭!」我聽了好難過。我很想影響他,希望他能跟我到聖脈一起來上課,一起成長。
導師答:來聖脈是來學說話的,不要那麼快,要會說話,學習人家講什麼,都不要那麼認真聽,壞話要聽成好話聽,不要壞話又聽成壞話,這樣就很難,講那個話沒什麼惡意啊!已經很不錯了啊!我聽起來都很不錯了!你聽起來很不好聽,我聽起來都還不錯,真的!有什麼不好嗎?沒有阻止你就很好了!妳先生問妳,妳就說我來學習說話,妳就說:「因為我覺得我說的話你都不太喜歡聽,所以我就要去學說話。」
學生問:下午有一個體驗練習信心的喊話,剛剛這位同修的先生有一句話讓她很收縮,這樣我們如何轉換為一個信心的喊話,如果她先生再講這句話,如何能夠很歡喜的收尾呢?
導師答:不需要回應!
學生問:不需要回,就笑一笑就好!
導師答:對!
學生問:然後帶著撒嬌的眼神!
導師答:對!
學生問:你好關心我!
導師答:對!
學生問:謝謝你,我還是要去學法!
導師答:不是學法,學說話!你講學法,人家聽了,哦!法力無邊哦!
學生問:是學說話的方法!
接受他是什麼就是什麼
學生問:從去年12月6日接觸聖脈,有感覺到做定課的功德,所以我就把定課帶到學校去,對象是五歲、六歲的小孩,感覺這半年來帶經行跟靜坐,覺得教學上真的變得很輕鬆省力,可是有時候會覺得有些孩子比較浮躁不安,面對這些孩子時,要怎麼樣善導他,進入一個安靜的環境裡?
導師答:我們總是有一個可以讓他動的時間,不是嗎?然後他會做什麼動作?他會跟人家不一樣。
學生問:像動的時候他會去捉弄人,靜的時候他就比較沒辦法靜下來,他那種不靜是會影響到其他的孩子。
導師答:那就讓他們這樣子啊!
學生問:就接受他們這樣的行為!
導師答:對!不用擔心!就等於把他看成是一個過渡時期的發展,平常心就好了,也不要覺得那樣不好、這樣不好,他是什麼就是什麼,接受就好了,不要覺得他很特別。
學生問:很難帶他們禮佛。
導師答:不會啊!禮佛就禮拜天地,拜天、拜地、拜大自然這樣子的感覺,代表對大自然、天地的一種感恩、謙虛、感恩的心,面對我們不可知的世界,一種謙虛和感恩的心。
愛就是真理
學生問:在聖經裡面提到上帝只有一個,沒有人能夠取代他,可是佛經裡面講到的是人人都
可以成佛,那麼如果真理只有一個,誰才是真理?什麼才是真理?
可以成佛,那麼如果真理只有一個,誰才是真理?什麼才是真理?
導師答:愛就是真理!上帝沒有所謂的一個!聖經並沒有講上帝是一個,上帝不能用單位來算的,上帝是無所不在,祂怎麼會是一個呢?
學生問:可是聖經提到上帝是沒辦法取代的?
導師答:對啊!上帝沒辦法取代,上帝就是你的心,沒辦法取代,上帝就是心!上帝就是人人的本心!祂是沒辦法取代的,祂是源頭,上帝就是源頭,祂是一切的源頭!跟佛教沒有妨礙!上帝就是本心,上帝就是源頭,一切的源頭叫做上帝,祂不叫做一個或二個,上帝不能用數量來算的,上帝不是一種數字,上帝是一種精神,是一切生命的源頭。所以沒有問題!上帝是真理,是唯一的真理!佛陀也是唯一的真理,都是唯一的!就像每一個人都是唯一的一樣!宗教的用字不是世間的字眼,用世間的字眼不可能理解宗教的字眼,宗教的字眼是很特別的,它是超越對待的,我們用對待的思惟看宗教,是看不到東西的,世間人的語言叫世間思惟,宗教的思惟不是世間思惟,它是沒有對待性的。有對待性的不是宗教的語言。
靜下來就知道該如何選擇
學生問:來聖脈我會很感動,為什麼這些人要做這些事,然後我去慈濟也會看到一些人默默在做一些事,就是會有一群好人默默在做一些事,會覺得好像跟著這個師父也不錯,跟著那個師父也不錯,但又有些人說如果你在慈濟就是慈濟人,可是我並不想歸給誰,我並不想我就是一定要在這個地方,我就是想它有某些部分是我欣賞、我要的,我就去學習,那是不是一定要跟著一個師父才能夠學?
導師答:都是吧!你可以做慈濟人,也可以做聖脈人。
學生問:本來就沒有限制!對不對?
導師答:對啊!後來限制也不叫限制,後來限制只是說發現時間不夠用,今天會變成聖脈人是因為時間不夠用,如果時間夠用,我也去做慈濟人,是這個意思啦!總是選擇一個你比較能夠做得比較好的,是不是!
學生問:那怎麼樣去選擇一個?我很想選擇一個?
導師答:因為你現在還不夠熟悉!怎麼選擇?你熟悉才能選擇啊!
學生問:每一個都要去嚐試?
導師答:對啊!你要不要去嚐試,這是一種直覺!就像你念大學科系你也不可能每個科系都念念看!所以是個直覺!你對慈濟有某一個直覺,對聖脈有某一種直覺,然後你就會做一個選擇。
學生問:會喜歡聖脈這個樣子,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?
導師答:就是還沒靜下來啊!靜下來就知道了,沒有人能給你答案的,等你靜下來你就會有答案,凡事選擇還是在你!
學生問:很怕選錯啊!
導師答:走錯也不會怎樣!
學生問:會覺得浪費時間!
導師答:不會啦!又不是選錯丈夫,選錯丈夫比較麻煩!選錯慈濟或選錯聖脈還好!都可以再改的,選錯丈夫比較不好改!
全身放鬆地誦經
學生問:修行的過程有禮佛、誦經、打坐,我比較有疑問的地方是誦經,每次誦都可感受到那種很平靜的感覺,睡得特別好,在誦的過程每天都重複誦一兩部經,我感覺我了解了這個字義了,我把它誦完,再去佛寺做法會,但有人不認識字,誦完也有相同的感覺,我就懷疑這種感覺是誦的過程聞思給的,還是精神力給的,為什麼到最後感覺都相同,好像不是文字裡面所付予的,為什麼我們一直重複誦這個經?經的字從來沒有改變過,但是可能因為我們的心思不一樣,每次的領會都不一樣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?我誦經已經兩年多了,我感覺我只知其然、不知所以然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?能不能請老師指點一下?
導師答:認識字和不認識字的人,誦經的效果可能是一樣的,因為不認識字的人誦經,可能是他相信冥冥中有一股力量,在校正我們生命的方向,他這種相信會給他力量,他在誦的時候,不斷在強化這個力量。事實上,力量是來自於他內在的一種相信,跟你誦經的力量是一樣的,你也是相信冥冥中有一股力量,在校正你生命的方向,你在誦經時,你將自己的生命交給那個力量,你的生命跟那股力量在交流,所以它產生了效應,所以你認識字也好,不認識字也好,都一樣會產生那個效應。
學生問:誦經的時候應抱持怎麼的心態,因有時唸可能嘴巴在唸,但腦子裡不清淨,想一些
其它的。
其它的。
導師答:像聖脈講誦經,你要用全心全意、要用整個身體去誦,不是只有用嘴巴,因為用整個身體去誦,你才不容易有雜念。
學生問:如何提昇誦經的品質?
導師答:全身放鬆地去誦,就是誦經的品質。如果你要了解經文,那是另外一種,那跟誦經沒有什麼關係,你想要了解經文跟誦經沒有什麼關係的,你了解也好,不了解也好,誦經的效果都一樣。
學生問:所以單純誦經就好了!
導師答:對!沒什麼差別的,你了解經文跟不了解經文,對誦經沒有什麼差別。了解經文是不同的作用,了解經文是開智慧,就是說它有助於對知見的建立,但是也有助於我慢的增長,以為自己知道什麼。
學生問:所以單純的誦經,它的力量是來自於相信。
導師答:對!
知道才能嚮往、才能走對路
學生問:我學廣論,學了三年,像您剛講說我們人要深情,就是說要很由衷的去愛人,可是我做不到,就是沒辦法那麼單純,一直比較困擾我的佛法是輪迴的觀念,我實在很想相信,可是我就是不相信,所以就產生很多種衝突,因為如果真有無限的生命的話,我作法上就會不一樣,我可以很放心地慢慢去學,可是實際上我比較相信我只有這一世。如果有無限的生命,我就沒什麼好擔心的,可是如果就只有這一世,我的擔心就很多,我擔心我浪費時間,我擔心我達不到我要的,我在學佛過程中反而覺得蠻苦的,因為以前覺得懂得不多,迷迷糊糊的,現在我想要信,但是我不夠深信,我想要很純,但是我就是沒辦法那麼純,是不是請老師幫我開啓智慧,怎麼做到愛人是無雜染的,讓我能夠深信?
導師答:第一個是理上要通,要通情達理,理還是要通。所謂理通就是說你知道有這個道理,知行沒辦法合一,但是至少你知道就夠了,先知道嘛!知道就能夠嚮往。知道的意思就是說,你知道方向,你的知就是一個方向,行就是一步一步來,往那個方向走就對了!只管走,路是只管走的,到不到沒關係,反正我一定要走這條路,你如果很篤定的知道,那現在雖然還沒達到,這樣就夠了,這樣就是無所求了,無所求的走自己知道的路,然後只要走在對的路上就夠了,就已經風光無限好了,這樣才對哦!如果你走在這條路上,還很不快樂的話,那你的知可能有點問題。
用六度來檢驗有沒有走對路
學生問:比如佛法都一直講要佈施,可是我一直覺得說我沒辦法完全的佈施,還是會有一點保留。
導師答:保留沒有什麼不好啊!總是要生蛋,不能把雞都殺了,對不對!不能說生蛋的雞也不要,蛋給完了還不夠,雞也要殺,留個會生蛋的雞,有什麼關係?這也是保留。所謂佈施現在還不到說把命都佈施出去的時候,留是這個意思,你不需要全部都不留,都不留能做什麼,當然要留,留是為了要細水長流,不是自私,全部給很容易!全部給不難!細水長流才不容易!好像說我為一個人死很簡單,老實講,為一個人活才不容易!我能夠為一個人活著才不容易,為一個人死很容易!一死百了還不容易!就一死百了啊!但是我如果真的是為他活著,不容易啊!佈施好像是死了一樣,你說那種完全佈施好像死掉一樣,你知道嗎?
學生問:關於那個無限生命,我實在很難相信我的生命會不斷地輪迴。
導師答:「種子嘛!妳說這一棵樹從那裡來?它就是有它以前的種子,它一直有它的種子留著,一直在變,種子就是一種無限生命啊!不然妳說植物從哪裡來?它本來就不是妳的生命,無我怎麼會有妳的生命呢!無我的意思就是說生命本來就這樣延續,妳說這一棵樹,它上輩子那一棵樹跟它有什麼關係?這是你要不要去連的問題,你要連就有關係啊!像喇嘛教他們去拉關係!達賴三世是誰,達賴四世是誰,他們是拉的,十四世大寶法是誰,第十六世大寶法是誰,第十七世大寶法是誰,他們是去拉關係出來的,他們說那是我,其實他真的知道他上輩子嗎?不一定的,除非你完全知道你的上輩子,不然你怎麼知道那是我呢!但是有多少人真的記得上輩子?很有限的,如果說你知道的很有限,事實上,你所謂的上輩子是你自己拉出來的;你怎麼知道現在的達賴和上一輩子的達賴有什麼關係?現在的達賴喇嘛敢說他很清楚上輩子嗎?他不敢的,但是你完全否認他有關係嗎?也不能。生命的連結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上輩子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的。
學生問:請問親教師,延續剛剛的話題,會談到輪迴其實是很關心生命是一個連續性的,他很想要有個對生命追求、更深刻的意義,剛才我聽到有很多人學佛學了很多年,也許他覺得自己很用功,也覺得都對,為什麼會覺得會浪費時間呢?是不是有個方式,可以檢驗我們的方向對不對?有沒有浪費時間?
導師答:聖脈就是用六個方向檢驗,你有沒有越來越認真?越來越由衷?越來越謙虛?越來越主動?越來越浪漫?越來越單純?就這樣檢驗自己啊!你說路有沒有走對,就用這六個準則來檢定。
學生問:如果說要追求是不是有輪迴的問題,不管過去有多少世、未來有多少世,我們也是往這方面來檢驗?
導師答:對啊!
生命就是有來有去、有生有滅
學生問:請教親教師,過去讀過克里希那穆提提到的一句話說「生命源自於空無,也將走向空無」,可不可以請老師來解釋什麼是「空無」?
導師答:「空無」就是不造作。
學生問:所以生命來自於不造作,那什麼是「不造作」?
導師答:不造作就是自然!生命本身就有它的智慧,它有陰陽的力量在作收縮膨脹,好像物理的形成也是一種陰陽的現象。講「生命來自空無」是比較哲學的表達方式,意思也只是在強調「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,生命來自有一個東西,從有變成有」,有之前是一個無法說的狀態,好像一個混沌,你也可以說混沌是一種空無!「生命來自混沌」是中國古人講的!「生命來自混沌」,問題什麼是混沌?
混沌的意思是說它沒有再分,開始有分了就開始有東西!沒有分之前是無以名之的東西,無以名之叫做「混沌」,空無就是這樣子的,它沒有分。生命在那個時候也不能叫生命,它就是生命前的一個狀態,它形成生命就開始有了,那有就開始要分別!分別的意思就是說它開始有新陳代謝,有東西進來和出去,有進出的時候就開始有生命了。
空無的狀態就是它沒有進出,它是完全打成一片,內外不分的叫做空無。開始有分內外,就是「生命」,生命就開始有內外之分了。外面的好像是一種營養的東西要進來,進來以後它要出去,叫做「新陳代謝」,一個生命的基本現象叫做「新陳代謝」。用佛法的字眼叫做「無常」、叫「生滅」,它開始有在生跟滅了。空無就是一個生滅不分的狀態,你很難說這個叫「生」、這個叫「滅」。生命就有一個生的狀態和滅的狀態,有一個進來、一個出去的。有來有去,有生有滅,這樣就開始叫做生命了!
生命的核心價值是「真善美」
學生問:人應該怎麼找到生命中的核心價值?進一步來說,一個浪漫店員文化的企業,應該怎麼樣找到它的核心價值?
導師答:生命的核心價值一定是「真善美」,就我們實際的現實生活來講,比較能夠感受到的動力是「美感」,是「美」。很多人會問我為什麼會走上修行的路?我說是:「慈悲!」慈悲是一個表面的現象,真正背後的力量是一種美感,對生命的美感。
小時候雖然覺得生命很苦,那一種很冷的力量,很苦就是很冷的力量,但同時也覺得生命很美,美對我來講,是一種很熱的力量,在這個寒流和熱流交會的地方,產生了豐富的生命,在一個人情冷暖交接的地方,產生了宗教的智慧。我會走上宗教的路,也是因為這種美感,生活裡面也是這種美感在幫助我們起心動念,幫助我們校正我們的方向。
在感情的路上,我看到了嫉妒的不美,我放下了嫉妒;我看到了佔有的不美,我放下了佔有,我走向純真的情,這就是生命現實的力量。它校正了我,很清楚地校正,我知道什麼是我要的,只要有一絲一毫嫉妒的感情,我就不要,我完全地拒絕,百分之百的不考慮。
這時生命要走的路就很清楚了,不會有任何罣礙的。在生活的現實裡面,我們做事就可以很由衷,由衷就是一種校正,每天面對人,跟人家講話,都覺得跟在自己講話,多好的感覺,不管對方多壞,我都看到自己,不管對方講話多兇,我都看到自己,就是可以不斷地練習,就練習這種由衷。不管做什麼事,我都認真,因為只有在認真裡面我可以得到喜樂,就是這樣校正。我如果做事不認真,我無法喜樂,這很清楚的,這需要什麼經驗嗎?需要一次、五次、十次經驗才夠嗎?一次就夠了,我只要做事不認真,我就感受不到喜樂!不是嗎?我今天做為一個服務業者,對待客人馬馬虎虎,我會有喜樂嗎?不會!我會覺得我的生命沒有尊嚴,我會覺得我是一個不敬業的人,我覺得自己不敬業,我怎麼可能喜樂呢?不可能嘛!所以這很簡單啊!由衷很簡單啊!認真很簡單啊!單純很簡單啊!主動很簡單啊!浪漫很簡單啊!每天就這樣校正,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單純,越來越有喜樂,越來越有美感。
學生問:開悟的感覺是什麼?
導師答:開悟的感覺就是覺得說:「啊!就是這麼簡單!」世間就是這麼簡單!大家卻把它弄得好複雜。覺得世間好美,也真的很苦,世間真的很苦,這個苦就是因為大家把它弄亂了,本來沒有那麼亂,把它弄亂了,亂裡面我們還是可以看到秩序,我們再走出一條路來,也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這條路,相信,很浪漫的相信。修行是很簡單的路!打坐也很簡單,你不要以為打坐好痛,雙盤好痛,其實不會!經過鍛鍊,你就會感受到它的好處,越練習,好處就越多。
死了就隨業力和願力走
學生問:比如說我現在要死掉了,我一直唸阿彌陀佛就可以被阿彌陀佛接上天嗎?還是像一貫道他們講說的唸那十字真言就可以回老家?要死的那一刻一直唸佛,就真的可以回老家嗎?那真的有老家這個地方嗎?還是死了就死了?
導師答:沒有老家啦!死了就隨你的願力還有業力走,業力就是你的習慣力,願力就是說你一心一意要去哪個地方,要去投胎到什麼樣的家庭。
學生問:我不要投胎啊!
導師答:但是由不得你啦!不是願力,幾乎就是業力在決定的,業力就是你的習慣力,習慣去哪裡,它就會去哪裡。
學生問:那這一輩子就結束了?
導師答:反而要看你這一輩子的習慣喔!這輩子的習慣又沒有要結束,它就不會結束。
學生問:習慣很多,有的很差…
導師答:是啊!所以要多建立一些好習慣,你如果不再投胎,就要建立阿羅漢的習慣。
學生問:阿羅漢?阿羅漢要看哪一本書?
導師答:阿羅漢就要看老師寫的那一本書「阿含聖典解脫心法」。
練習先觀三個呼吸
學生問:我聽爸爸說,當兩個人發生問題時,要先想到自己,才可以讓自己進步,才可以讓自己變得更有氣質,但是每次在當下我卻無法做到這一點,
要怎樣面對才可以比較有效率地來使用法?
導師答:願意觀三個呼吸!先觀三個呼吸再作判斷,不要那麼快作判斷,這要練習的。凡事都要練習的,不只是用想的,一定要練習。通常我們會有問題都是因為一個刺激,受到刺激就反應了,刺激跟反應之間沒有空,這個空要透過觀呼吸來調,調什麼?讓自己很有空間,很有心量啦!不要人家對我不好,我就反應了:「你怎麼可以對我不好?」這樣叫做一個刺激一個反應的反射動作,這中間沒有一個空!空就是要有量,這個量要透過觀呼吸來調。「空調」,你就是沒有「空調」,你的生命裡缺少空調,我們又沒有辦法身上裝一個空調,所以就要觀呼吸!
相信人性不會變
學生問:親教師說人性不會變,其實一般人會覺得女生是「菜市仔命」,隨便嫁,嫁幸福就是幸福。但我並不覺得他現在對你好,以後還是會這個樣子的好。請問老師,我們要怎麼去相信人性呢?
導師答:相信人性並不是相信他!相信人性是說相信每一個人都想要選對人,想要做對事情,他想要選對並不表示他選對你啊!他想要找對他真正的靈魂伴侶,他真的五年前這樣想,所以五年前跟妳結婚了,不代表五年後他還這樣想,但這並不否認他當年的誠意,只是說他當年的眼光可能變了;我們說相信人性是說相信他當年的誠意,五年後他真的變了,他又誠實地告訴你,有的人還不告訴你呢!相信是指相信這個,並不是說相信他不會變,但是不管他有沒有變,他都是很誠實地在追求他自己內心的美感,他一定會追求他的美感的,人性都是在追求美感,只是美感的對象不一定是妳。
妳現在在講的相信是說:「他對我的愛不會變!」我們講的相信不是指這個,除非他的愛是無所求的,只要他的愛不是那麼純,它一定會變的。因為『喜歡』比較不會變,愛為什麼會變?通常我們講男女的愛,男女的愛比較有對象性,它比較會今天這一個,明天換另外一個,男女的愛比較會變,喜歡比較不會變,他可以今天愛妳、也喜歡妳,明天也喜歡妳,但愛上另外一個。他五年前很想念妳,但是五年後他可能很想念另外一個。換句話說,但這不表示人性會變,人性還是沒有變,只是他的那種愛好或者是他喜歡談話的對象變了。
真正的幸福是能夠愛人
學生問:請問親教師,那您給我們婚姻的建議是什麼?因為像這樣講的話,我們其實真的不太敢踏進婚姻。
導師答:我們當然是要可進可退啊!
學生問:那也就是可以離婚囉?
導師答:對啊!可進可退,不然的話就不要結婚啦!要結婚就要可進可退,意思就是說要保留彼此變的可能性,這樣很好啊!沒什麼不好。更重要的不是這個婚姻,更重要的是自己很可愛,不怕沒人愛。有沒有走入婚姻不重要,重要的是自己永遠很可愛,永遠不怕沒人愛,這才是重要的。重要的是妳在感情上不必依賴某一個人,這才是最重要的,有沒有結婚不重要。重要的是妳夠可愛,重要的是妳的感情夠成熟,你不依賴別人的愛給妳幸福,因為真正的幸福是能夠愛人,不是被愛,不是別人愛妳。幸福不是人家給妳的,是妳能夠給人家的,這有很大的不同。我們很容易以為幸福是別人給我們的,其實不是!幸福是妳給出去的,當妳能給幸福的時候,妳一定很幸福。
學生問:再進一步請問,所謂的「可進可退」最主要的理由,如果說這個社會上大家都會說如果個性不合,我自己一個人過也很開心,當然有人結婚一兩年就離婚,那整個社會安定的力量,不就會很浮動?
導師答:還好啦!如果有小孩就會比較麻煩一點,如果沒有小孩就還好,有小孩就要考慮小孩需要比較固定的父母,總不能一兩年就換個父母,所以不安定感,主要是因為來自小孩子,如果沒有小孩就比較沒有問題。當然我們希望你真正要選擇婚姻對象,最好是選擇有共同理想的人,比較不會變,沒有共同的理想很容易變,因為一個現實的結合比較容易變,今天給妳一個現實,五年後又有不同的現實出現。
學生問:媽媽常講「趕快修,可以脫離輪迴!」清淨就可以脫離輪迴嗎?如果真的這樣可以脫離輪迴的話,那像佛經裡面所說的世界是存在的囉?
導師答:佛經的世界是文學的世界,就好像比較卡通的,比較接近寓言的世界,它當然存在,但不是像佛經講的那樣。
學生問:西方極樂世界是很漂亮,有琉璃…。
導師答:那是文學的說法,有一個世界是極樂世界,是存在的,但不是佛經講的那樣子。
學生問:就是六道以外的世界?
導師答:對!
結語:找一個鏡頭,今天我們想談「愛情」,也是在找一個鏡頭。所謂鏡頭是什麼?譬如你今天買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,你的心情會跟著這一件漂亮的衣服,這一件漂亮的衣服,就是你今天的鏡頭,或者說你小時候曾經有一個對你非常好的人,他死了,然後你經常懷念他,你懷念的時候,你會透過他的眼睛在看這個世界,那個人就是一個鏡頭。我們都有透過一個鏡頭,就好像說這個世間,我們現在想一想這個世界對我好,還是不好,我付出的比得到的多,還是付出的比得到的少?這樣就是一個鏡頭。
如果世間對不起我,我會做什麼事?我會去偷、會搶、會騙;如果是我虧欠這個世間,我對這個世間是一個感恩心,這也是一個鏡頭。我如果覺得這個世間欠我,從小就被父母虐待、被鄰居欺負,我對整個世間的印象,那個就叫做鏡頭。每個人都透過這樣的鏡頭看世界,如果你正在熱戀中,這個熱戀就是一個鏡頭,你會用熱戀的眼睛去看其它的東西,或者你剛看完一齣電影,你也會很容易用那個電影的心情看周遭的事物,那也是一個鏡頭。
知道鏡頭的意思嗎?鏡頭就是你透過它看這個世間。修行就是要鍛鍊這樣的鏡頭,這個鏡頭是什麼?慈悲心、感恩的心、慚愧的心,你會用這個東西看一切一切,這個鏡頭也叫做「相」。修行就是在鍛鍊這個相。聖脈有一個很重要的相,叫做「師隨念」,就是透過老師的眼睛看事情,你真的很喜歡一個人、真的愛一個人的時候,你會透過他的眼睛看事情。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事情,表示什麼?表示你的眼睛更多,不是更少。修行就是這樣子,在鍛鍊那個鏡頭,讓那個鏡頭更清淨、更有力量。看事情會更精準、更慈悲、更有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