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問,心越開

(2014-10-03宥娟)
心裡一直有一個問題,我許多次試著想要探索,但感覺它像是一個古老的結,很難解開,下午的靜坐中忽然像是有所發現
傳統的一夫一妻制,似乎已成為一種人類根深蒂固的制約,似乎,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和保護別人的方式,它甚至是一種信仰與信念,當人們在感情的世界裡遇到困難時,如何的取捨才是兩全其美?既忠於自己又不傷害對方?
想起師說「真愛需要定力」,處理關係,真的需要智慧和冷靜,同理自己又同理別人是因為深深的愛,也需要深深的愛,以及尊重。
性是什麼?師說:「全身從頭髮到腳趾無一處不是敏感區,無一處不流動身體很流動很舒服的狀態就是性,性是生命自然而然的狀態。那麼,有問題的,其實只在想蘊,以及想蘊所延伸出來的種種限制、控制和教條吧!
我始終認為禮教不是用來創造文明,只能夠用來殺人。

看到一篇文章:<>,作者訪談香港積極推動性教育的性學博士何式凝
什麼是關係?問題不去碰觸不代表就會消失,它甚至會成為掩埋在底層會發酵的問題,能不能學習面對?很喜歡何式凝這一句回應:「當人挑戰你時,你才會把自己的想法解說清楚,在為自己辯護的過程中想清楚自己所做的
即使在今天,要談論情慾,還是一件需要莫大勇氣的事,何式凝說:「我覺得我在香港代表了一種聲音。」「自己一向提倡的,是對人的慾望的包容和接納,我說性,底蘊其實是寬容。」
為什麼這樣選擇?她說:「personal is political(個人即政治)」這就是主體性吧!忠於自己,是做出選擇和行動,然後盡心盡性地去貫徹自己的思想。
我們可不可以有一套抒述自身對性、身體、慾望經驗的專屬語言?「其實大家日日都在說,用自己的方式去說,只是並非人人喜歡聽。」也不是人人都能聽懂,隱匿在言語之後的激情洶湧,何式凝發現,學術上表述情慾、性、身體的語言,普通人都不會使用,「師奶不會用情慾的語言,但你會看到那種情慾的質感在裏面,雖然你不覺得她在說,但其實她已經說了。」
「她們所作的自我抒寫、表達和創作,都是一種情慾的表達」。然而插花畫畫,跟情慾何關?「她們會想,這些只是自己對生命的熱情,怎會是情慾的追尋?其實對我而言,兩者是同一種力量,同樣的erotic energy(情慾力量)。」這種情慾力量可施以在不同對象之上,以不同形式抒發實踐,一些人以性,一些以藝術,一些以音樂,五花八門,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溫柔,有自己的熱情,有自己欲求的東西,有自己的方向和表達方法」。慾望的表達,從不是窄路一條。
社會不少道德猛將和機構爭着告訴我們性是什麼,形塑人們對性的觀感,指手劃腳愈多,愈阻礙個人對性的想像和感受。沒人能定義性是什麼,問題是性可以是什麼,個人如何以性作為一種自我的超越,或溝通的方式,情感的流瀉
「很多人不是很自由的,也不是很自由的愛人。」何式凝嘆道。
「孤獨可能是作為人的一種恐懼。」關係,是因為我們在世上需要有人一起共同生活、共同做事,如何形塑一種開放式的關係?真的需要在境界當中,不斷地去問,不斷地去打開。就像一心說的,不可不設限地,一直去問什麼是真正的政治、教育、媒體、職業、愛情?不是為了一個標準答案,而是為了讓我的視野和心量,越來越高廣、厚實。
什麼是真正的生命?能不能越問,心越開?
非常認同與喜歡文章裡這一段話:「世上還有不同的關係模式讓人探索,例如開放式關係或多元關係,兩種關係不等於濫交縱情,也要建基於對伴侶的信任、坦誠,彼此的協調溝通。兩者亦有分別,開放式關係是容許伴侶有其他包含了性關係的親密關係,接受第三者的介入;而多元關係的「多元」,是性質問題,何式凝說,「如果看得闊一點,所有關係都是多元的」,多元關係不一定是男女之情,不能用實質的名詞去分類和界定,在多元關係裏,性是可有可無的;沒有性,也有很多情感上的表達,「我珍惜的是兩個人之間的溝通,那種親密感覺,對對方的了解,這是一種很pure(純粹)的東西,可能有性,可能沒有;沒有利益,很純粹的關係,這是很值得尊重和珍惜的。」
嚮往自由無縛,嚮往至真至善至美,嚮往建立最自由最美麗的關係,問,是為了讓心打開,讓生命更關廣,嚮往自己成為一個自由瀟灑的人,更嚮往讓關係在尊重裡,自由無縛,願意開放心胸,擁有最真的自己與關係。

讓每一個意見都綻放成一朵水蓮,芬芳彼此生命的底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