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夜,看了電影《為愛朗讀》(The Reader)。
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15歲的德國少年麥可在街上病倒,被一個美麗的女子漢娜救起,當病癒之後他決定親自去跟漢娜道謝,當麥可與漢娜兩人再次見面,彼此的吸引一下子就達到沸點,漢娜喜歡麥可朗讀各式各樣的世界名著給她聽,麥可對於漢娜的神秘與成熟的魅力難以自拔,兩人也同時耽溺在歡愉的性愛關係中。但是有一天漢娜卻突然不告而別,留下了麥可滿腹的疑惑和心碎的感覺。
秘密,在漢娜是個文盲,她為了掩蓋這個秘密,甚至不願意在被指控謀殺時比對筆跡,寧願放棄自己的權益,承受「終身監禁」判刑。而知道這個秘密的麥可,選擇了沉默,影片中殘酷地陳述著人性懦弱的悲哀。漢娜敏感的自卑感使她放棄真愛、自由,以及性命;而麥可則是因為這個秘密和罪咎變得與人疏離。
沒有信,就沒有真愛,當境界來臨,就不能活出最真的自己,往往是直逼苦難,才能幡然醒悟,這正是人性的弔詭吧!當漢娜入獄之後,麥可開始重新為漢娜朗讀,她把一捲又一捲的錄音帶寄給了漢娜,像誦經一樣地,似乎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向漢娜贖罪,而漢娜則重新開始學習,生命也因為學習而重新燃起火花,看著漢娜一個字一個字地把單字「the」圈起,那無比認真的表情和眼神,彷彿看見過去和現在的生命因為重新連結而有了新的生機。
而這部片子,更是藉由漢娜的審判,嚴正地指控和審視著體制和人情澆薄,漢娜在年輕時到集中營擔任守衛,每個星期都有無數猶太人被送進來,6個守衛每個人負責選出10人,送出去處死,對漢娜來說,那是她的工作,一個無感的工作。在體制內,順服比反抗容易太多,對抗反人性的公權力,代價高到要喪失自己性命,她不是別無選擇,而是想都不用想的順服。
當漢娜認罪時,其他五位守衛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罪行,最後甚至把一場火災的罪責,藉由一張主謀計畫書,全數推給了目不識丁的她。當人沒有活出最真的時候,全部的人,包含司法審判,勢都將成為共犯!
生命和歷史其實是不可分割的,我們隨時都在自我和社會結構的影響和被影響之中交錯,沒有人可以置身其外,不可能真正的獨善其身。
師說:「真正的惡源,是公權力、是不公不義的政治,政治支配太鉅大的資源,賦予太多價值的定位,不但斷人生死、還決定別人的禍福,可以決定的事情太多了,權力大到自己完全不可能負責,權力和責任完全不相當,這是華人社會最缺乏關注的地方,也因此最缺乏國民主權,最缺乏有感的主體性,不敢做真正的自己,連『愛國』都被強迫。」